武汉文都欢迎您!
  • 群名称:2020文都考研交流2群
    群   号:174073601

400-099-1860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文都2020考研心理学必背20题(可供下载)

来源: 更新时间:2019-12-05 14:17:32

  本文主要总结了考研心理学经常考到的20个论述题,也是考前必备的,想要获取更多考前资料,可以加入文都考研QQ群916736294.

  1. 论述注意的理论

  (1) 注意选择的认知理论

  ①过滤器理论,布罗德本特认为:神经系统加工信息的容量是有限度的,信息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它只允许一部分信息通过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其他信息被阻止而消失了。过滤器的工作方式是全或无的。该理论又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

  最早的双耳分听实验支持该理论。

  ②衰减理论,特瑞斯曼认为:信息通过过滤器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了。

  后期双耳分听实验中发现,来自非追随耳的信息也受到了加工。

  ③后期选择理论,多伊奇和诺尔曼认为: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已受到充分分析, 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的。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这种理论又叫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或记忆选择理论。

  ④多阶段选择理论,约翰斯顿认为:注意的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

  (2) 注意分配的认知理论

  ①认知资源理论,由卡尼曼提出,认为:

  a. 把注意看做是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而这种资源又是有限的。

  b. 刺激或加工任务越复杂,占用的资源就越多,认知资源用完时,新的刺激就得不到加工了。

  c. 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里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我们可以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刺激上。

  ②双加工理论,由谢夫林等人提出,认为:

  人的认知加工有自动化加工和意识控制加工两类。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可以自动化的进行;意识控制的加工则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经过练习后,有可能转变为自动化加工。

  2. 知觉有哪些特性?

  (1) 知觉选择性:指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背景。例如两歧图。

  影响因素 A.客观:对象和背景间的差异、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特征;B.主观:有无明确目的或态度、定势、兴趣等。

  (2) 知觉整体性:指知觉具有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和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影响因素 A.刺激物的结构,包括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B.个体的知识经验。

  (3) 知觉理解性:在知觉事物的过程中,人们根据已知线索,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并进行检验,最后对知觉对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的特性。

  影响因素 A.个体以往经验;B.词语的作用;C.动机与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等。

  (4) 知觉恒常性:当物理刺激变化而知觉保持稳定的现象。影响因素 A.视觉线索;B.知识经验。

  3. 遗忘的进程是怎样的?其影响因素是什么?其理论有哪些?

  (1)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的现象。

  (2) 遗忘的进程:对于无意义音节材料,艾宾浩斯用节省法证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保持和遗忘都是时间的函数;遗忘的过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3) 影响因素:

  ①时间因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是时间的函数。

  ②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遗忘速度从无意义材料、有意义材料到熟练的动作依次减慢;同等难度的材料, 识记的越多忘得越快。

  ③学习的程度:依低度学习、达到学会的标准、过度学习的顺序遗忘速度逐渐减慢。

  ④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材料在系列里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系列末尾的材料记忆效果最好(近因效应),其次是前边呈现的材料(首因效应),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最差。

  ⑤识记者的态度: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一个人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4) 遗忘理论:

  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时间是遗忘的决定因素。

  ②干扰说: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其他刺激的干扰造成了遗忘。干扰包括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和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③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若压抑解除,记忆还能得到恢复。

  ④提取失败说:在长时记忆中保存的信息是不会丢失的,只是在提取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而已。

  4.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2) 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解决的策略,策略得当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②知识的表征方式:问题表征得越显著,干扰的因素越少,对人思维的局限越小,越利于问题的解决。

  ③定势的作用: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陆钦斯“量水实验”证明了定势的影响。

  ④功能固着: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如邓克尔盒子问题。

  ⑤动机:动机的强度和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呈倒 U 形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水平(耶克斯—道德森定律)。

  ⑥情绪:积极乐观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沮丧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⑦人际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⑧知识经验:个体所具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解决也有重要影响。

  ⑨原型启发: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从“原型”中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官知识形成方案,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5. 简述情绪理论

  (1) 早期的情绪理论

  ①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觉知; 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特别强调血液系统与情绪的关系。两人都认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

  贡献:该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局限: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

  ②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情绪的中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 丘脑再把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产生体验,同时又传至交感神经,引起躯体的生理变化。

  贡献:该理论看到了中枢系统和脑的作用。局限:忽略了认知因素的影响作用。

  (2) 情绪的认知理论

  ①阿诺德的“评定—兴奋”理论:外界刺激在大脑皮层上受到评估,使认识经验转化为被感受到的情绪。

  ②沙赫特的认知情绪理论:情绪变化是由环境刺激、生理状态,以及认知因素(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景的评估)共同引起的。认知因素又起了决定的作用。

  ③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做指导,在情绪活动中需要不断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包括:A.初评价是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具有利害关系,其中经验起重要作用;B.次评价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是一种反馈性行为;C.再评价是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3) 情绪的维度理论A.三维理论

  冯特认为情绪由三个维度构成:①愉快—不愉快;②激动—平静;③紧张—松弛。施洛伯格提出情绪的三个维度:①愉快—不愉快;②注意—拒绝;③激活水平。 普拉切克认为情绪的三个维度是:①强度;②相似性;③两极性。

  B.四维理论:伊扎德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四个维度。C.环形理论:罗素认为情绪分为愉快-不愉快和中等强度-高等强度两个维度。

  (4)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伊扎德等认为: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①情绪是分化的:存在着不同体验的独立情绪,这些独立的情绪都具有动机特征。

  ②情绪在人格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人格系统的核心动力。

  ③情绪系统的功能: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产物,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作用。

  6. 简述需要的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提出,认为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 5 个层次,在 1954 补充到 7 个层次:

  (1) 生理需要:维持人的正常生活条件的需要,如食物等。所有需要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需要。

  (2) 安全需要: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需要。婴儿尤为强烈。

  (3) 爱和归属的需要:要求和其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希望归属于某个群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

  (5) 认知需要:包括求知、理解、探索和好奇。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6) 审美需要:表现为人们追求对称、秩序与和谐。这也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

  (7)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

  马斯洛将后三类即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这三种需要合并为“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的关系是:

  (1) 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但自我实现的需要成人后才出现。

  (2) 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得越晚。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

  (3) 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性需要。

  (4) 需要层次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不同的人对需要的追求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情况。

  (5) 只有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层次性)。

  (6) 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需要层次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7. 简述能力的理论

  (1) 因素理论

  ①独立因素说: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彼此独立的成分或因素。这种理论不能解释人们在完成各种不同的认知任务时,他们的成绩为什么存在着明显的相关。

  ②二因素说: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就是由许多特殊因素和某种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组成的。A.一般能力/因素,简称 G 因素,它是人的基本心理潜能,决定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B.特殊能力/因素,简称 S 因素,它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殊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

  ③智力的多元理论:加德纳通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 8 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A.言语智力: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以及用于日常会话的能力。

  B.逻辑—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和逻辑思考的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C.空间智力:包括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如查阅地图等。

  D.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E.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F. 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G. 自知智力: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H.自然智力:包括认识、感知自然界事物的各种能力。

  ③群因素理论:瑟斯顿认为人有七种基本的心理能力,分别是:语词理解、语词流畅、数字运算、空间关系、联想记忆、知觉速度、一般推理。七种能力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存在相关。

  (2) 结构理论

  ①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A.内容包括听觉、视觉、符号、语义、行为等,它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B.操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评价,它们是由智力活动对象或材料引起。C.产品是智力操作所得的结果。可按单位计算、分类,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和应用。三个维度和多种形式的存在,可把人的智力分为 150 种。通过不同的测验来加以检验。

  ②阜南的层次结构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两因素说,认为能力的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A.智力的最高一层是一般因素(G);

  B.第二层分为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 C.第三层是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D.第四层为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S)。

  (3) 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把智力看做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的信息加工。主要理论有:

  ①智力三元论: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 这些智力和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它们构成了:

  A.智力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B.智力情景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活动。

  C.智力经验亚理论认为智力包括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认为:其成分包括

  A.分析性智力:解决问题和判定思维成果的质量,比较、判断、评估等分析思维能力; B.创造性智力:发现、创造、想象和假设等创造思维的能力;

  C.实践性智力: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包括使用、运用及应用知识的能力。

  ②智力的 PASS 模型:戴斯等提出,PASS 是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它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A.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B.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C.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心理过程。

  ③智力的 CHC 模型:在 CHC 理论模型中,认知能力被分成具有不同广度的三个层级: A.第三层:最高层,代表最广泛的或一般的能力,是一般因素的代表;

  B.第二层:也称“广泛能力”,是人们最熟知的一些能力,包括液体智力、晶体智力等; C.第一层:最底层,包括了约 70 个“狭窄能力”,从属于第二层的“广泛能力”中。

  8. 简述偏见产生的原因和消除方法

  (1) 偏见的定义

  偏见(prejudice)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

  (2) 偏见产生的原因

  ①团体冲突理论:为了争得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

  ②社会学习理论:学习经验所致,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③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

  ④心理动力理论: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一种是替代性的攻击,另一种是人格反常。

  (3) 消除偏见的方法

  ①社会化

  通过对社会化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尤其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②受教育水平

  接受的教育越多,人们的偏见将越少。

  ③直接接触

  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④自我检控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有偏见时,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也可以减少偏见。

  9. 从众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 情境因素

  ①群体一致性

  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②群体规模

  规模越大,则群体给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但是如果超过 3–4 人,则人数增加并不一定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③群体凝聚力

  即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它取决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④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

  在群体结构中,居于较低地位的个体常感到来自高地位者施加给他们的压力,人们往往愿意听从高地位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

  ⑤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如群体中出现一个反从众者时,其他人的从众行为会大大减少。

  (2) 个人因素

  ①自我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从众,而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与期望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从众的可能性更大。

  ②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③个人的控制愿望

  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人们对从众行为的反应。

  ④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性别

  在一个群体中,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高;性别与从众行为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10. 试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1) 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心理因素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才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与本质。

  (2) 发展的因素与结构

  ①心理发展的因素:

  a 成熟:主要指生理因素的成熟,成熟是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成熟; b.物理因素:包括物理经验和数理逻辑经验;

  c. 社会环境:主要指语言、教育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d. 平衡:是所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②心理发展的结构:

  a. 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图式最先来自遗传,之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丰富,经过同化、顺应、平衡演变成新图式。

  b. 同化:把新经验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或创新(量变)。

  c. 顺应:改变现有图式以纳入和适应新经验。顺应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质变)。

  d. 平衡:同化与顺应导致的适应,是机体暂时达到平衡,但这只是下一个较高水平平衡运动的开始。平衡既是心理发展的因素,又是心理发展的结构。

  (3) 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过程具有连续性、阶段性和顺序性。每个阶段具有其独特的结构。儿童思维发展依次经过:

  ①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只能协调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形成某些低级动作图式,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有:形成客体永久性、“A 非 B”错误。

  ②前运算阶段(2~7 岁):感知和动作内化,可以成为表象,能用表象和语言描述外部世界,但还具有以下特点:相对具体性、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性、刻板性、集中化(不守恒)、集体独白、泛灵论。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儿童的思维已能服从逻辑规则,但认知活动相对具体,不能进行抽象运算, 8 岁左右形成客体守恒性。这一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有:去集中化、去中心化、思维可逆性。其中,去集中化是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④形式运算阶段(12 岁以后):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不断发展,思维水平开始接近成人。

  Tips: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属于必考的高频重要考点。

  11. 什么是依恋?简述儿童依恋的发展、类型及影响因素

  (1) 依恋的概念

  个体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2) 依恋的阶段

  鲍尔比、艾斯沃斯(Bowlby&Ainsworth)等将婴儿依恋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②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 个月),这个时期婴儿对人反应的最大特点即是不加区分、无差别的反应;

  ②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 个月),婴儿对母亲、熟悉的人、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产生“陌生人焦虑”;

  ③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 个月~3 岁),此阶段婴儿出现了对母亲的依恋,形成了专门的对母亲的情感联结;

  ④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 岁以后),婴儿可以理解母亲的情感、需要、愿望,可以理解母亲离开一段时间或一段距离,把母亲作为一个交往的伙伴。

  (3) 依恋的测量

  艾斯沃斯的陌生情境法:利用在陌生情境中母婴分离时婴儿的反应,即利用婴儿在受到中等程度压力之后接近依恋目标的程度,以及由于依恋目标出现而安静下来的程度,设计了一个“陌生情境”,研究者期望观察到婴儿接近抚养者的动机和抚养者的出现给婴儿带来的安全感和信心,以测定每个婴儿的依恋反应和类型。

  (4) 依恋的类型

  ①安全型

  这类婴儿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 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

  ②回避型

  这类婴儿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对母亲没有依恋;

  ③反抗型

  又称矛盾性依恋,这类婴儿对母亲的态度是矛盾的,他们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触。

  其中,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而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又称为不安全型依恋,是消极、不良的依恋。

  (5) 依恋的影响因素

  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

  a.敏感性:母亲对孩子需求信号的敏锐觉察。生理需求、心理需求 b.反应性:母亲根据儿童所发出的需求信息,恰当及时的给予满足。

  ②儿童特点

  a.儿童的外在体貌特征b.儿童的身体健康状态c.儿童的气质特点

  ③文化因素

  (6) 依恋对后期心理发展的影响

  ①人际关系

  婴儿在最初依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成为未来所有亲密关系的范型。

  ②未来心理健康

  不同类型的依恋会产生相对持久的影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通常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更为健康,而不安全型依恋的儿童相对消极。

  ③依恋的传递性

  影响儿童成人后与自己孩子的抚养关系,幼儿早期与父母形成的安全型依恋,在为人父母后,也更容易与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反之亦然。

  Tips:依恋虽然在统考真题综合题(2012.82)中考过,但仍属于高频考点。

  12. 简述科尔伯格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以两难故事实验(海因兹偷药)为基础,提出了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和六阶段理论。

  (1)前习俗水平(4~10 岁)

  儿童处于外在控制时期,服从权威人士的道德规范,遵循获得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避免惩罚阶段,亦称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儿童专注于行为后果,遵从他人的规则以避免惩罚、得到奖赏;

  阶段二,相对功利阶段,亦称工具目的定向阶段,

  儿童开始基于自己的利益和他人将给予的回报来考虑服从原则,以被满足的程度来评价行为。

  (2)习俗水平(10~13 岁)

  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他人或维持秩序。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三,寻求认可阶段,亦称“好孩子”定向或人们相互合作阶段。

  儿童希望取悦他人,帮助他人,会根据行为者的动机、特点以及当前情境评估行为;

  阶段四,顺从权威阶段,亦称“好公民”或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阶段。

  儿童开始考虑到社会体系和良心,自己的责任,显示出对较高权威的尊重,并力图维持社会秩序。

  (3)后习俗水平(13 岁以后)

  儿童有了真正的道德概念,道德观完全内化,儿童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五,法制观念阶段,亦称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人们以理性方式思考,重视多数人的意愿和社会福利,认为依法行事是最好的行为方式;

  阶段六,价值观念阶段,亦称个人良心定向或普遍道德原则阶段。人们依据自己内在的标准行事,行为受到自我良心的约束。

  科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

  13. 额外变量及其控制

  (1) 含义: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能对被试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

  (2) 其有两种分类方式

  1) 按照特点可分为:系统额外变量和随机额外变量

  2) 按照来源可分为:实验者效应、要求特征、实验设计、实验环境、数据处理。

  (3) 额外变量的控制1)消除法

  2) 恒定法

  3) 随机取样法

  4) 等组匹配法

  5) 抵消平衡法包括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

  6) 统计控制法

  Tips:额外变量内容如果考察简答题,上面的内容足够,如果考察论述题,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补充一些简要说明,如实验者效应后可补充‘指主试有意无意影响被试,使被试的反应符合实验者期待,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凤阁老师再提醒一下大家,补充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较书面的语言写出即可,不用死记硬背。

  14. 简述被试内、被试间设计的优缺点和克服缺点的方法

  (1) 被试间设计

  1) 优点:避免了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等由实验顺序造成的误差,即处理间不会产生污染;

  2) 缺点:第一,所需被试数量巨大。第二,难以排除个体差异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3) 克服缺点的方法有两种:匹配法和随机化法

  (2) 被试内设计

  1) 优点:第一,节约被试人数。第二,排除了个体差异

  2) 第一,接受不同处理时的时间间隔,可能会有偶然事件发生影响实验结果。第二,易产生顺序误差:如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不适用于需要较长恢复期和产生效果不可逆的实验。

  3) 克服缺点的方法

  抵消平衡法:包括 ABBA 法和拉丁方法

  15. 简述数据类型的分类

  (1) 按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计数、测量数据。

  (2) 按数据反映的测量水平:

  ①称名数据: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这类数据只计算个数,并不说明事物之间的差异,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②顺序数据: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的数据。根据事物某种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次序将各个事物加以排序。这类数据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③等距数据:具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的数据。这类数据可以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④比率数据:具有相等单位,也有绝对零的数据。这类数据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3) 按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离散、连续数据。

  16. 简述标准分数的含义、特点及优缺点

  (1) 含义: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也叫 Z 分数或基分数。离平均数有多远,即表示原始分数在平均数以上或以下几个标准差的位置。

  (2) 特点:

  ①Z 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

  ②所有原始分数的 Z 分数之和为 0,Z 分数的平均数为 0,一组原始分数转换得到的Z 分数可正可负;

  ③所有原始分数的 Z 分数的标准差为 1;

  ④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 Z 分数为均值为 0,标准差为 1 的标准正态分布;

  ⑤原始分数转换为 Z 分数后,两者分布形状相同。

  (3) 优缺点

  ①优点: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稳定性。

  ②缺点:计算繁杂;有负值和零、有小数;进行比较时数据原始形态相同。

  17. 简述测量误差的种类、主要来源及控制方法

  ⑴含义

  测量误差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化变异所产生的一种不准确(效度低)或不一致(信度低)的测量效应,即测量误差是由那些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所致。

  ⑵种类

  ①随机误差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偶然的因素引起的不易控制的误差。它使多次测量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又称观察误差、偶然误差、测量误差。

  ②系统误差

  由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因素引起的一种恒定有规律的效应。这种误差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之中,此时尽管多次测量的结果非常一致,但实测结果仍与真实数字有所差异。

  ⑶来源

  ①测量工具方面

  主要原因是心理测量量表是否稳定、是否真正测到我们所要测的东西。同时,题目过少或取样缺乏代表性、题目格式不妥、难度过高或过低、用词不当、时限过短、测验问题带有欺骗性等都会带来测量误差。

  ②测量对象方面

  主要原因是受测者的真正水平是否得到正常发挥。受测者的某种心理特质水平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他在接受测量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会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同时,受测者应试动机的强弱、受训时间的长短、受训内容的多少、答题反应的快慢、测验经验等都会产生测量误差。

  ③施测过程方面

  主要原因是一些偶然因素,包括施测物理环境,主试的某些属性(如年龄、性别、外表),评分记分环节出现的疏漏,以及意外干扰等。

  ⑷控制

  ①测量工具方面

  提高编制测验的科学性。要注意搜集材料的丰富性和普遍性,同时还应注意项目取样的代表性、项目难度有一定的分布范围、测验用语简单明了等。

  ②被测对象方面

  主试和被试相互配合及规范操作。

  ③施测过程方面

  所有受测者须在相同条件下接受测试,评分要具客观性,对测验结果解释的标准化。

  18. 影响效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进?

  ⑴影响因素

  ①主试方面:不遵守指导语、评分计分出错会降低效度。

  ②被试方面:个体的身心状态;团体的同质性,团体需要有必要的同质性。

  ③测量工具方面:样本对预测内容和结构缺乏代表性、指导语不明、题目语义不清、难度过难或过易都会降低效度。另外测验的长度也会影响效度。

  ④施测过程方面:出现意外干扰。

  ⑤测验的信度以及效标的选取:信度不高的测验不可能具有很高的效度;测量行为与所选校标相似性越高, 效度越高;我们考虑测验分数和效标之间是否有线性关系等问题以选择正确的相关关系的计算公式。

  ⑵改进方法

  ①主试方面:主试严格执行施测规程,评分者要严格按标准给分。

  ②被试方面:创设标准的应试情境,让每个被试都能发挥正常的水平;选取具有一定同质性的团体。

  ③测量工具方面:精心编制测验量表,避免出现较大的系统误差。

  ④施测过程方面:妥善组织测验,控制随机误差。

  ⑤其他方面:保证测验的信度,选好正确的效标,定好恰当的效标测量,正确地使用有关公式。

  19. 简述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就是习得的能力或性情倾向,可以分为五类:

  (1) 言语信息的学习:“是什么”,学习结果多以言语的形式表现出来;

  (2) 智力技能的学习:“怎么做”,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识;

  (3) 认知策略的学习: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的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

  (4) 态度的学习:习得的内部状态,影响个人对某事或人所采取的行动;

  (5) 动作技能的学习: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由有组织的、协调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前三类属于认知领域的学习,第四类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第五类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的学习。

  20. 简述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

  (1) 内化理论:学习作为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

  内化: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如语言、概念体系、文化规范等)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来有意识地指引、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这种从外部的、心理间的活动形式向内部的心理过程的转化,就是人的心理发展的一般机制──内化机制。

  (2) 活动理论:学习通过对活动的参与来实现

  列昂节夫强调了活动在内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活动是这种内化过程的桥梁。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活动构成了心理特别是人的意识的发生、发展的基础。

  (3) 教学应用

  ①支架式教学:是指通过支架(教师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的协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儿童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包含五个方面:进入情境;搭脚手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②情境学习: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活动结合起来,即进行情境性学习。具体特征:真实任务情境;情境化的过程;真正的互动合作;情境化的评价。

  ③认知学徒制:指通过允许学生获取、开发和利用真实领域的活动工具的方法,来支持学生在某一领域学习的模式。它强调经验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强调要把学习和实践联系起来。

  ④抛锚式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