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都欢迎您!
  • 群名称:2020文都考研交流2群
    群   号:174073601

400-099-1860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2016考研政治分析题:人的本质

来源:武汉文都 更新时间:2019-08-06 16:28:02

 人的本质理论是2016考研政治马原的重要命题点。但是,要注意的是,尽管同学把这个原理死记硬背了,真正走进考场做材料分析题时依然不知道如何运用原理分析问题。下面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师以一道分析题为例,解读怎样做人的本质分析题。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最近,四川省搞了一次“医患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以患者的身份挂号、排队、看病、拿药......结果,医生跑前跑后,既受累又受气,一名全程体验了“患者”的医生感慨道:“医生就像拿着个遥控器,把患者指挥得团团转,当患者确实很苦。”
  
  美国医生爱德华•罗森邦行医50年,忽然患上了喉癌,当他重新审视医学、医院和医生时,感慨地说:“站在我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所看到的角度完全不同”。他后来在《亲尝我自己的药方》一书中写道:“如果我能从头来过的话,我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行医,很不幸的是,生命不给人这种重新来过的机会。”
  
  多年前,有位年轻医生患上甲状腺病,当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著名头脑外科专家屠规益为他主刀。当手术结束是,屠教授低下身来说:“对不起,让您受苦了!”这是屠教授术后经常 对病人说的一句话,虽然简短,却让这位年轻医生深感震撼。
  
  著名医学家袁法祖早年从医,曾在老师的带领下,为一名中年妇女进行开腹手术。术后没几天,那名妇女就去世了,经解剖发现,患者的死亡与手术并无关系,当时,袁法祖的老师轻轻说了句,“她是4个孩子的妈妈”,就是这句简单的话,让袁法祖至今念念不忘,他知道这句话包含了多少情感,懂得了医生责任有多重大: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医生换位体验”活动中蕴含着何种哲理?
  
  (2)从人的本质属性说明为什么“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
  
  考查考点——马原人的本质
  
  解题思路:

  
  1.材料中的“医生换位体验”活动,让医生切实体会到病人看病排队挂号的难处。这里考查的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医生通过排队挂号实践活动,体会到病人的难处,这是实践到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2. “医生不仅要看到人身上的病,更要看到生病的人”,这说明人的本质的重要性,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而不是抽象的、教条的、一成不变的。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又要“看人”。
  
  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因此,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既要“看病”,又要“看人”。

>>扫一扫,考研资讯随身走!

武汉文都微信号.jpg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