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文都欢迎您!
  • 群名称:2020文都考研交流2群
    群   号:174073601

400-099-1860

全国统一24小时咨询服务热线

保研学生与考研学生教育产出比较分析

来源:武汉文都 更新时间:2019-08-06 16:28:02

 作者简介:郭丛斌,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博士;闵维方,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内容提要:基于2012年北京高校学生发展研究生调查的数据,通过运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比较保送硕士生与考试入学硕士生的在校表现和教育产出水平及其性别差异发现,保研和考研这两种入学方式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产出具有显著影响。保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显著高于考研学生,而考研学生发表论文数明显高于保研学生,尤其是考研女生论文发表数要显著高于保研女生。其可能的原因是考研女生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更长;读研学术动机越强、经济动机越弱、本科成绩越好的学生硕士阶段成绩越好且科研论文发表越多;本科成绩对于硕士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保研女生的起薪显著高于考研女生;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都应当认真规划学业,合理安排时间,更加重视与导师的学术交流。

  关 键 词:保研学生 考研学生 教育产出

  标题注释:本文系首都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研究成果。

  一、研究问题

  中国的研究生推免制度自1985年实施至今已经有30个年头,近年来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哪个群体更为优秀,在研究生招生时各占多大比例才是合理等问题,社会各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将笔试考研作为研究生的入学标准并不科学,因为学生为了应对笔试环节,会机械地记忆一些知识点和考试内容,这些内容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活动中应用很少或意义不大;相反,保研面试则可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因此通过保研选拔的学生可能比考研学生更为优秀。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推免过程的不透明性和评判标准的主观性可能会诱发“暗箱操作”和寻租行为,因而推免保送读研的学生未必比考研学生优秀。而且,推免比例过大使得那些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优秀学生难以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实际上阻碍了受教育机会的二次流动,进而有损社会公平。这两种截然不同看法的持有者,大部分都是基于经验和理论假设提出自己的观点,缺乏定量实证研究的支撑。目前对于包括保研和考研在内的招生政策,有学者进行了理论探讨或实证研究。总体而言,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研究的样本来源单一,大多数研究都只是以单个高校的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二是在研究生入学方式与教育产出之间搭建逻辑链条时过于简单,缺乏对高等教育过程的思考;三是研究方法较为粗糙,以描述统计和差异分析为主,缺少计量回归模型和必要的检验。本研究以北京高校硕士研究生为例,探讨保送学生与考研学生在校表现和教育产出的差异。需要注意的是,研究生群体在受教育过程中具有特殊性,除完成必要的课程外,他们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因此在考察其教育产出时,不仅需要关注课程成绩排名,还需要关注他们的科研成果。此外,本研究还将毕业生起薪作为研究生经济收益的衡量指标,考察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在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表现差异。

  二、理论框架

  本文的研究从学生发展理论“入口—过程—出口”的研究框架出发,对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产出”作如下界定。首先,在硕士教育的“入口”方面,考察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的本科成绩排名和读研动机,即入学时个体认知和非认知背景的差异。其次,在硕士教育的“过程”方面,考察考研学生和保研学生在各项活动上的时间安排,即学习行为的投入情况。再次,在硕士教育的“出口”方面,本研究一方面考察保研和考研学生硕士期间学业成绩的差异,以课程成绩排名和科研论文发表两项指标来衡量,同时关注学生对于自身学习成绩和科研成果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考察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硕士毕业后起薪的差异。在验证“入口—过程—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时,本研究控制学科类型、性别和家庭背景等协变量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教育产出水平的性别差异。

  三、数据说明

  本文实证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2北京高校学生发展状况调查的硕士生部分。该调查由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工委联合开展,总计回收样本量为6898份,回答了研究生入学方式的样本量为6624份。其中,保研学生1551人,占23.4%,考研学生5073人,占76.6%;男性3165人,占46.8%,女性3595人占53.2%;城市生源4285人,占66.4%,另外有2166人来自乡村,占33.6%,人文科学研究生1117人,占16.3%,社会科学研究生1821人,占26.6%,理学研究生2382人,占34.8%,工科研究生1523人,占22.3%。

  四、实证研究结果

  (一)保研和考研学生教育产出的差异

  本研究首先使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北京高校保研和考研学生的教育产出差异及其性别差异进行检验和分析。(见表1)

  第一,在本科成绩排名方面,本次调查将学生的本科成绩分成四个层次:1表示排名本专业前10%,2表示排名11%~25%,3表示26%~50%,4表示51%及以后。也就是说,成绩排名这项得分越低表明成绩排名越靠前,得分越高表明成绩排名越靠后。F检验的结果显示,保研学生的本科成绩排名的均值为1.481,显著低于考研学生的1.79,这表明平均而言,保研学生在硕士教育入口处的认知能力较考研学生更强。在性别差异方面,无论考研学生还是保研学生,女性的本科成绩排名均高于男性,其中保研女生本科成绩排名的均值为1.372,比保研男生的1.639低0.267;考研女生本科成绩排名的均值为1.576,比考研男生的2.029低0.453,考研学生本科成绩排名的性别差异高于保研学生。

  第二,在读研动机方面,本次调查设计了一个由六道题目构成的六点量表,受访学生需从“很不同意”到“很同意”中选取一个作答,得分越高表示越赞同该说法是自己读研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使用“对学术或科研感兴趣”一题的得分作为读研学术动机的衡量指标,使用“找到更满意的工作”一题的得分作为读研经济动机的衡量指标。可以看出,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在读研学术动机和经济动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总体上看考研学生更容易在经济动机的驱使下读研,保研学生读研更主要地出于对学术的追求,二者的差距均为0.04。此外,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经济因素对于女性读研的影响都要强于男性,其中前者女性得分(4.995)高于男性得分(4.733)0.262;后者女性得分(4.919)高于男性得分(4.706)0.213。也就是说,经济动机是女性学生选择读研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保研女生在选择读研时基于经济因素方面的考虑要多于女性考研的学生。这也反映了北京高校研究生在入学动机方面的总体现状。

  第三,在过程性指标方面,本研究调查了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平均每周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小时数。研究生与本科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前者的研究问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平时也会更多地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因此使用与导师交流的小时数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研究生学习参与的强度和特点。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总体而言,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平均每周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时间投入差异并不明显,尽管大致上考研学生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时间(3.329小时/周)略长于保研学生(3.153小时/周)。此外,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男生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都要长于女生,其中在保研学生当中,男生(3.415小时/周)比女生(2.993小时/周)平均每周多0.422小时;在考研学生当中,男生(3.442小时/周)比女生(3.226小时/周)平均每周多0.216小时,保研学生群体中的性别差异更大。此外,与保研女生相比,考研女生每周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要多0.233小时。这表明,总体而言男生学习的时间投入强度比女生更高。

  第四,在结果性指标方面,本研究首先调查了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及其自身对成绩排名的满意度,其中硕士成绩排名的测量方法与本科成绩排名相同,满意度使用从“不满意”到“满意”的四点量表测量,得分越高表明越满意。可以看出,保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1.97)和成绩满意度水平(2.652)都要显著高于考研学生(2.247和2.467)。此外,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女性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和满意度水平都要高于男性学生。

  第五,在科研成果方面,本研究计算了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的发表论文数及其科研满意度,发表论文数为受访者入学以来中英文会议提交论文数和期刊发表论文数的总和。可以看出,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在发表论文平均数上没有显著差异,然而保研学生的科研满意度显著高于考研学生。值得注意的是,保研学生群体中,女性的发表论文数低于男性,但是其科研满意度略高于后者,这有可能是因为保研女生对自身科研的要求和期待较保研男生更低。

  第六,在毕业生起薪水平方面,本研究调查了毕业年级已确定去向学生的起始月薪。保研学生的起始月薪水平(5327.264元)显著高于考研学生(4815.309元)511.955元;而且无论是保研学生还是考研学生,男性学生的起薪均明显高于女性学生;考研学生的起薪性别差异(833.984元)大于保研学生的起薪性别差异(369.488元)。

  以上分析揭示了北京高校保研和考研学生在校表现和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差异。总体而言,保研学生的硕士成绩排名、成绩满意度水平和起始月薪水平都显著高于考研学生,这表明保研学生在高等教育产出和收益方面比考研学生占有优势。前者读研更主要是出于对学术的追求,而后者则更容易在经济动机的驱使下读研。虽然二者在发表论文平均数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保研学生的科研满意度显著高于考研学生。此外,女性保研和考研学生的本科成绩、硕士成绩排名和成绩满意度水平均高于男性学生。经济动机是女性学生选择读研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保研女生比考研女生更多地出于经济因素的考虑而选择读研。与保研女生相比,考研女生每周与导师学术交流的时间更多。

  (二)影响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教育产出的因素分析

  方差分析总结了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两个群体中不同性别子群体的特点,但并不能够得出保研或考研这两种入学方式与其教育产出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本部分将使用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个人因素、院校特征和家庭背景条件的基础上,考察保研和考研两种招生形式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产出的净影响。

  1.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本研究关注的教育产出变量即硕士教育出口层面的变量,包括硕士成绩排名、硕士成绩满意度、发表论文数、科研满意度和毕业生起薪五个变量,这些构成了回归分析的因变量。本研究选取的自变量共分为个人和家庭两个层面:个人因素包括入学方式(以考研学生为基底)、是否为本校读研(以非本校读研为基底)、读研学术动机、读研经济动机、硕士期间专业类型(以工科生为基底)、本科阶段成绩排名、与导师的学术交流时间,以及性别(以女性为基底);家庭背景变量包括父亲受教育年限和城乡变量。

  本研究的模型选择与因变量的类型密切相关。硕士成绩排名、硕士成绩满意度和科研满意度为定序变量,采用定序因变量(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回归。发表论文数为计数变量,且从描述统计的结果来看,该变量存在严重的过离散和零膨胀问题,因此在计数因变量回归时,采用零膨胀的负二项回归(zero-inflated negative binomial regression)模型。毕业生起薪为连续变量,采用线性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此外,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不同性别的保研学生和考研学生在教育产出上的差异,本研究还在全样本回归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性别的分样本回归。也就是说,每一种教育产出变量的回归都设定了如下三种模型,其中Y为五类因变量,X为个人层面的变量(模型(2)和模型(3)中X为个人层面中除性别以外的变量),F为家庭层面的变量:

>>扫一扫,考研资讯随身走!

武汉文都微信号.jpg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